呼伦贝尔本地宝 > 呼伦贝尔租房 > 租房动态 > 古建筑倾斜引市民担忧 官方:特意这么建的
古建筑倾斜引市民担忧 官方:特意这么建的
2013-12-31 10:06【我要纠错】

【导语】:近日有市民反映,矗立于西山区东寺街旁的西寺塔“斜了”,担心这会带来安全隐患。昨日,记者从西山区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西寺塔在修建时就特意根据风向因素进行了倾斜,“2011年测量时塔顶部中心向西南方向倾斜43厘米。

  担忧

  西寺塔有点往西倾斜安不安全?

  “西寺塔好像有些倾斜。”近日市民张先生从西寺塔边经过时,隐约察觉到异样:整座塔身不在一条直线上。半信半疑的他绕着西寺塔走了几圈后,确信“塔歪了”,“塔身有些向西倾斜,也就是往西山那个方向斜”。

  冬日的早晨,晨练的老人们集聚在塔前的广场。记者站在广场中央远观西寺塔,35米多高的塔身矗立在天空下,难以看出歪斜。夯实牢固的塔基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墙壁泛黄,还有着许多雨水冲刷后的印迹。

  “你看嘛,地面几乎是完好的,塔基也基本没有明显裂痕。”刘大爷指着塔四周的路面说,古代的建筑物质量非常好,而且在几个朝代都进行过修缮应该不会存在大的问题。

  解释

  建时就是斜塔塔顶曾有“鸡鸣”

  西寺塔究竟是不是“向西边倾斜”了呢?西山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证实,该塔确实有一定的倾斜,但是在建塔时特意设置的。

  工作人员解释,昆明春冬季节主要受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影响,建造时塔身也向西南方倾斜。塔顶四个方向各有一只“金鸡”,口里放有弹片,风一吹来就会发出“鸣叫”,“早前声音很响的,后期因缺少清理就不响了”。

  记者了解到,塔顶的“金鸡”由铜皮制成,口角处噙有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而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的。劲风吹来时,鸡嘴内的铜管经腹内的空气回旋振荡,便发出声响。

  同时该工作人员还介绍,管理单位每隔三至四年就会对西寺塔进行一次观察和对倾斜度专业测量,近两次测量的数据均没有发生变化,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测量的,“西寺塔顶部中心向西南方向倾斜43厘米。”他表示,文管所会关注西寺塔的倾斜,如出现问题会及时进行修复,请市民不用担心。

  声音

  地方史研究者同意西寺塔“故意倾斜说”—“建造者可能已意识到昆明的气候”

  对于西寺塔的倾斜,昆明地方史研究者、本土评论员赵立(网名“风之末端”)对建造时特意倾斜的说法持赞同意见。他解释说,从昆明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西南方向的风是城区主要来风,力度也强,而昆明地形像“坝子”,东北风较弱,从地形、气候、风向综合分析,不排除当初向西南倾斜的可能。

  赵立还说,西寺塔顶端的4只“金鸡”构造特别,起风时面向西、南方向的两只鸡就会发出叫声,而东、北方向的两只金鸡声小甚至不发声。“以前民间还有传说,会叫的那两只是公鸡,另两只是母鸡。”

  赵立说,自己长期以来一直进行地方史研究和史料收集,针对西寺塔倾斜的相关资料查阅了不少,但都没有找到建塔时期的详细记载。“建塔至今已有1100多年,当初建造者的真实想法难以考证,但从后期的研究并结合史料,能够看出,建造者当时可能也已意识到了昆明的气候和地形。”

  关于西寺塔倾斜,还有另一种“地震说”。而赵立表示,能够找到的因地震导致塔身倾斜的记载少之又少,史料也不完整,“我个人更倾向于建塔时据气候、风向原因‘有意’倾斜。”

手机访问 呼伦贝尔本地宝首页

  • 大同百亿造城烂尾:楼房拆一半 建筑垃圾堆成山

    耿彦波提出“一轴双城,新旧得利”的大格局。按照耿彦波的构想:古城实行整体保护,耗资10亿元的城墙修复工程在5年内全面完成,2012年底,大同古城全面合龙……古城内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以恢复传统

  • 部分房东大降40万紧急抛房 投资客踪影难觅

    杭州中原地产品牌管理总监近日遇到了一个房东猛降40万元出手卖房的案例:“房东的房子在武林花园,是文三街小学的学区房,面积为78平方米。上半年挂牌价是220万元,因为房东急着出手,一下子降到了180万元

  • 拍卖房产捡漏机会几何 律师提醒:留意隐性成本

    北京的张先生一口气花了104万买下了一处法院拍卖的房屋,但办理过户时才发现该房屋存在种种问题,竟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共计40多万元,张先生以约定显失公平为由,一纸诉状将拍卖公司告上法庭。

  • 万科等销售前15房企每赚1.7元就会拿出1元买地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虽然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整体继续收窄,但一线楼市的房价上涨幅度依然不小。

  • 婚前联名买房 婚后领房产证要提供单身证明?

    买房是一件开心事,但是最近一位网友却遇到闹心事——与男朋友合伙联名买房,领房产证时两人已登记结婚,想不到房管局居然要求他们开单身证明。

  • 房地产再迎丰收年 “千亿军团”房企增至7家

    在一线城市楼市火爆、恐慌性需求加速入市等因素刺激之下,房企在2013年迎来了一个丰收年。除了万科连续4年破千亿元外,保利、绿地、中海已轻松破千亿,恒大、碧桂园前11月销售额超过960亿元,与千亿规模一

  • 房企多元开发突围住宅调控 争食旅游地产蛋糕

    旅游文化、城市商业、退休养老……不断涌现的新领域,使得嗅觉敏感的房企迅速拓展开发新思路。多元化能规避房企风险,未来企业将会更加细分,在地产产业链上也会更加的延伸。

  • 买来私房未过户遭查封 办理多方手续保住房产

    贪图便宜买了一套私房,可迟迟无法过户,更意外的是,房主与人发生纠纷后,牵连房产被法院查封。这让欧某好似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男子欲独吞父母房产 公证员辗转揪出户籍底档

    12月15日一大早,南京钟山公证处前台大厅来了一位50多岁的男子,他称自己此行是为申请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公证员瞿燕群与其交谈后得知,该男子姓王,父母都已经去世。

  • 一套房子两个开发商收费 业主疑心权责不明

    近日,开发区立雪佳苑开发商下发通知,要求16号、19号、20号和21号楼业主在12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间接房领取钥匙,但领钥匙前需要交公共维修基金和房产契税。

  • 老年公寓说涨价就涨价 物价局:民营公寓可自主定价

    省城众多民营老年公寓都是微利苦撑,涨价,老人有意见,不涨价,公寓受不了,陷入了涨价困局。图为省城一老年公寓在为老人过节日。

  • 大同百亿造城烂尾:楼房拆一半 建筑垃圾堆成山

    耿彦波提出“一轴双城,新旧得利”的大格局。按照耿彦波的构想:古城实行整体保护,耗资10亿元的城墙修复工程在5年内全面完成,2012年底,大同古城全面合龙……古城内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以恢复传统